国家电网:筑牢立体屏障 防山火于未“燃”

发布日期: 2025-04-07   信息来源: 本站

清明节期间,山火风险显著升高。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,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下发15项重点措施,全力抓好隐患排查治理、抓好线路运维保障、抓好火情监测预警、抓好火险应急处置、抓好政企联防联控五方面工作,防范山火威胁,筑牢防山火屏障,全力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平稳健康运行,实现“林电共安”。

“空天地”立体监测  筑牢“超级防火墙”

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全时段、全方位火灾监测预警体系,重点监测高火险林区,重点林区累计部署可视化装置16万套、红外山火监测装置1.2万套,实现“空天地”立体监测,筑牢电网防火屏障。

福建森林覆盖率超过60%,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达6.9万公里,超60%以上穿越山区林地。国网福建电力首创“多普勒雷达+遥感卫星+可视化装置”山火立体监测技术,通过8部雷达、13颗卫星、3万余套通道可视化装置,配套2826架无人机,构建“空天地”立体山火全景监测和预警处置系统,每6分钟,就能扫描半径300千米、方圆超过1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,不仅能够监测起火点,还可以将起火点与附近的输电线路进行匹配,以便运维人员作出应急响应控制火情。

国网湖南电力密切关注天气情况,强化山火监测和联防联控,加强线路周边火点的卫星监测,布控火灾防控网络联系和线路特巡。在湖南株洲,国网湖南电力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成的运算能力超2000万亿次/秒的超级计算平台机房让火灾预警能力指数级增长,实现了对降水、湿度、植被覆盖率等影响火情的关键因子及其耦合影响的分析的全面升级。临近清明,超算平台每天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山火分布密度预测,及时发布省内的电网山火风险提醒、山火预警和山火升级建议,为电网安全运行筑牢“超级防火墙”。

全面排查山火隐患  全力做好线路运维保障

清明期间,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加密巡视频次,在重点区域、重点时段利用可视化、红外等装置实时监视火情,落实输电线路附近坟地、公墓等祭祀场所盯防措施。聚焦大小兴安岭、长白山、凉山、环京、秦岭等重点林区和线路山火多发区域,实行隐患“动态清零”。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545项,砍伐修剪树木52万棵,清理灌木茅草94万平方米。

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拔3000米的密林中,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首次亮出“黑科技”——无人机搭载的激光点云技术,为高原输电线路完成了一次毫米级精度的“全息扫描”,为高海拔林牧区山火防范再添科技手段。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、风险高等难题,无人机激光点云技术依靠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,发射高频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,能精准测量输电线路与周边环境距离,生成包含数百万数据点的三维模型,相当于为整片输电通道绘制“数字地图”。无人机升空后,激光雷达以每秒24万次的频次扫描线路通道,实时生成的三维点云模型,通过AI算法自动标记出导线弧垂偏差、树障距离不足等隐患,单日巡检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75%,实现火灾隐患“一次飞行、全域掌控”。

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前部署,开展输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,根据线路走向划定防火重点区域,采用“人防+技防+联防”形式,对相关区域开展拉网式巡查,全面排查山火隐患,制定“一线一策”防山火应急预案,在民俗民风祭扫、祭奠集中区域开展专项护线宣传,及时告知引发山火危及线路安全的严重性,做到未雨绸缪;在祭祀集中区域加装智能可视化装置,积极运用无人机巡检技术,实现电网设备远程、大范围在线监视和火情实时监测。